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生的预习,结合课文及辅助资料基本解决相关的重点文言字词。教师通过指导与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文言字词等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巩固。
能力目标:通过抓文章的关键字“讽”来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为何讽——怎样讽——讽。的怎样。通过查找并分析相关人物的句子来把握对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情感目标:感受邹忌对国家的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二、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的文言字词,理顺文章的行文脉络。
三、 教学难点:人物形象分析
四、 教学方法:诵读法
五、 辅助手段:多媒体
六、 预习:解决基本的文言字词,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大意,朗读全文三遍。
第一课时
一、 教师的指令与点拨
1、 导入新课
小学的时候,大家一定都学习过古文《晏子使楚》。晏子奉齐王的命令出使当时的大国——楚国。楚国的国君不仅没有好好地招待晏子,反而借机想通过晏子去侮辱齐国。在这样的情境下,机智聪慧的晏子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思维为齐国挽回了声誉,同时也使楚国的国君对晏子刮目相看,晏子从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艺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赞同。今天,我要介绍的男主角是春秋时期的邹忌,他的语言同样充满了无穷的智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题目当中的“讽”字,在现代汉语当中,我们一般把“讽”作为“讽刺”解,那么在这里,这个“讽”到底应该怎样解释呢?(暗示或劝告)。那由此,通过文章的题目我们就应该能初步地了解本文的内容,那就是邹忌劝告齐王采纳自己的建议这样一件事情。
2、 战国策介绍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出处,本文出自《战国策》。关于《战国策》从书名我们可以约略知道它记录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斗争和辞说,另外,我们还应该记住的是《战国策》同样还是一本历史散文著作。
3、 关于朗读
本文语言比较简短,结构比较清晰。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篇文章齐读一遍,注意文章当中的一些多音字的正确朗读,另外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合理停顿,不要读破句。朗读完以后,请同学们先自己梳理文章,看有没有什么疑问,对于出现的疑问我们可以通过四人小组讨论解决。如果小组讨论还是无法解答,那么就需要大家一起来解决。(学生10分钟时间讨论)。注意:自己或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某些重要的文言关键字词给落实,同时用特殊的记号把它记录下来,以便日后使用。

注音: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皆朝于齐
重要实词:
旦日:第二天;不如:比不上;不及:赶不上;期年:满一年;间:间或;君美甚:厉害,严重;
古今异义: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身高; 形貌昳丽:形体容貌 明日,徐公来:第三天;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今齐地方千里:地面方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皇帝身边的近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能谤讥于市朝:批评、议论、公共场所;
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名作动“穿戴”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作状“当面”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作意动“认为……美”  闻寡人之耳者:动作使动“使……闻”
固定搭配:
孰与 与……孰……:与……比较,哪一个……
特殊句式:
省略主语句:(邹忌)与(客)坐谈 (邹忌)暮寝而思之 
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状语后置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于朝廷战胜)。
宾语前置句:忌不自信——不信自;
一字多义(课后练习二):
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助词“的”
问之客曰:人称代词“他的”
徐公来,孰视之:人称代词“徐公”
暮寝而思之 :指示代词“与徐公比美的事情”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于:皆朝于齐:介词表动作的处所“到”
战胜于朝廷:介词表动作的处所“在……地方”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介词表动作的对象“向”
    皆以美于徐公:介词表比较“过”
而:暮寝而思之:连词,表“承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