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50个字。

  衡水市第九中学教学设计
  课题《雨说》
  九年级语文学科主备教师李妹然备课教师________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体会这首诗的拟人化表现手法及雨的象征意味。
  2、学习诗的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和体验自然,丰富心灵感悟,优化情感和审美素质。
  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诵读全诗,体会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
  (2)、理解意象,领悟诗歌主旨,感受作品包含的深情。
  2.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设计:
  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任务。
  2. 学法:诵读课文,评析欣赏与比较。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内容设计 个人备课补充
  课堂导入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
  1、作家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生正音。
  田圃(pǔ)   禁锢(jìn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3.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4.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5.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6.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
  在教师的讲解中,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