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4张。有教案,约1880个字。

  《陋室铭》教学设计
  桥城中学陈丽平
  教学目标:
  一、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 理解文章通过类比的手法(诗的比兴)推出文章主旨的写法。
  三、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达到即堂背诵。
  教学重点:
  一、 能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疏通文意,解决重点词汇。
  二、 目标一、三
  教学难点:目标二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 导入:
  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托物言志的美文——《陋室铭》。
  二、 破题:
  1、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的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本文虽只有81字,却是铭辞中的长者。
  2、 陋室:简陋的房子,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期间(824-826)在当地构筑的简易的房子。作者为它作铭,主要为了表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就要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
  3、 作者和背景介绍: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有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
  三、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找出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
  四、 疏通文意:
  全文分成三层:
  第一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
  在于   就            这    只 
  吾德馨。
  我品德高尚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品德。
  理解:前四句,运用类比的写法,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写陋室但却不先说陋室,而先用与它有相似特点的山和水来作比,这是诗歌常用的比兴(用比喻来起兴)的写法,有了前面的铺垫,然后才概括全文的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那么文章的主旨就显得更加突出。而此主旨句中“德馨”二字最为重要,下面的描写都是围绕着“德馨”二字展开,作者说自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如何见得?引入第二层。
  第二层:作者从三方面来写陋室从而表现主人的“德馨”。
  第一方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理解:这两句写环境之清幽宁静“环境之雅”,要读得有点美感。
  第二方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