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90字。
《虞美人》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会如何鉴赏抒情词的方法:直抒胸臆、意象、时代背景、对比、虚实结合。鉴赏《相见欢》。
掌握李煜词“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的艺术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词的诗化的理解(七言句式,个人情感)
通过《虞美人》的学习,了解李煜丰富了词的内涵,使词的境界开始变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李煜后期
词的风格特征:血书,“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掌握自然永恒,人事沧桑这一永恒的抒情主调。(以《相见欢》为例)
二、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反思李煜是如何使词的境界变大。
李煜后期词中所体现的人类共同的情感,李煜“血书”的内涵。
三、 教学媒体
板书、ppt、音频
四、 教学流程
(1) 导入部分
南唐杂咏 郭磨
我思昧昧最神伤,
予季归来更断肠。
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
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余怀《玉琴斋词•序》
李煜:
1、 生平:李煜,(937-978),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相见欢》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2、《新五代史》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李煜的死:
宋•王铚《默记》:
徐铉归朝,为左散骑常侍,迁给事中。太宗一日问曾 见李煜否。铉对以臣安敢私见之。上曰,卿第诣之,但言朕令卿往见可矣。铉遂径诣其居,望门下马,但老卒守门。徐言愿见太尉,卒言有上旨不得与外人接。铉云,奉旨来见。老吏进报。徐入立庭下。久之,老卒遂取旧椅子相对,铉遥见止之曰,但正衙一椅足矣。顷间,李主纱帽道服而出,铉方拜,而遽下阶引其手以上。铉辞宾主之礼,李主曰,今日岂有此礼。铉引椅少偏乃敢坐。后主相持大哭。及坐,默不言。忽长吁叹曰,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铉即去,有旨召对,询后主何言。铉不敢隐。遂有秦王赐牵机药之事。牵机药者服之,前[谷+却字右偏旁]数十回,头足相就,如牵机状。又,后主七夕在赐第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2) 词讲解
1、词学基本知识:词是随着隋唐燕乐的流播和近体诗的兴盛,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诞生的恶意中新兴格律诗体,有着既从属于音乐又从属于诗歌的双重属性。原先叫“曲子辞”或“曲子”,入宋以后才形成为词,又名:乐章、琴曲、诗余、长短句、乐府……
每首词都有一个标志其音乐属性的调名,称词调或词牌。词调不同,词的篇幅、句式、声律也就不同。所谓“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唐朝为大量曲子找歌词,词在找寻的过程中形成。乐曲的流行需要歌词的配合,怎么配,唐人采取两种方法:选辞配乐,因乐制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