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9820字。  桂林十八中09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语     文
  命题人:唐泓清                审题人:盛潆莹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 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 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纶巾(guān)     纤手(qiān)       将子无怒 (qiāng)        殒身不恤 (xù)
  B.坍弛 (tān)       攒射 (cuán)        自牧归荑 (kuì)          载笑载言 (zài)
  C.城垣 (yuán)      哽咽(yè)           管弦 (xuán)呕哑         洞天石扉 (fěi)
  D.藩台(fān)      伶俜 (lín)        一椽破屋  (chuán)        钿头银篦 (dià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磬石无转移。
  B.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绝,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C.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D.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费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诵赞秋的文字特别多。
  3.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如何看待日本那段侵略历史及其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区别正义与非正义的原则问题。
  B.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国内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C.虽然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长沙体育文化中心热热闹闹的落下了帷幕,火炬熄了,赛场空了,运动员走了,但给星城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D.上半年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6%,尤其是东南沿海和西部重点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较高涨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他昨天加了一夜班,今天又让他上白班,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C.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D.“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出于反恐高#考  资@ 源网作战的现实需要,调整对华政策,转而谋求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中美关系迂回曲折,再次呈现逐步改善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每题3分,共9分)
  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教一体化,其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政治,最终也是一种文化秩序。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知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国”,但促成了封建社会时期世界上最合理的政教制度。科举千年,以人文化天下,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就社会政治而言,面向整个社会的科举,为皇权统治下的官僚体系提供了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同时,科举又是一个制度化的流动性晋升渠道,社会基层的优秀分子由此可以进入统治阶层,参与管理国家。科举真正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
  科举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核心,也是高#考  资@ 源网中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