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20字。

  《诗经》两首 教案
  甘肃永昌县第一中学   张永宏
  教材分析 
  《<诗经>两首》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也是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古典诗歌。《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开创了赋比兴的手法,在教学中要对这两个方面做一些引导分析,以达到鉴赏的培养目标。《诗经》是四言古诗,要指导学生会朗诵四言古诗,使其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会感情、感知人物,理解《氓》中体现的古人对爱情的追求,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理解培养《采薇》中表现的家国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诗经》,对其是有所了解的;况且在必修一中接触过现代诗歌,应该说对诗歌的学习已有知识与能力的相关储备。在高中阶段再次接触《诗经》,应着力培养其鉴赏与评价的能力,并强化朗诵,扩大阅读面,加强写作,重视练习,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同时教师也要体现主导者的作用,以读代讲,精讲精练,落实“两主双效”的理念。
  教法探究
  本文是诗歌,重在反复吟咏自我体会。因而,教授时首先让学生诵读课文,理清思路,体会感情,同时也要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在第一课时让学生梳理《诗经》的基础知识,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字,引导他们经由文字再现形象或事件,经由形象或事件领略情感,领略诗情。反复吟咏,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细细品味。比兴手法是《诗经》独创,重章叠句也新颖,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语境,让学生掌握。运用引进故事,改写等形式,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结合注释,能够扫除字词障碍,理解文意。
  3、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感情变化发展脉络,分析并学习赋、比、兴和重章叠唱的表现手法。
  4、背诵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
  1、提倡美读,强化背诵。
  2、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氓》了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能探讨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2、通过学习《采薇》培养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