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点]
1.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3.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和品质。
指导思想: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3、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教学过程:
一、 藏羚羊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故事梗概:一肥壮的藏羚羊被猎人发现后留下两行残泪,跪拜猎人,可惜猎人并不为之所动,开膛剥皮之后,才发现原来其腹中已有成形的小藏羚羊,我们不能不被这神圣的慈母的跪拜所震撼,在动物世界里也充满了浓浓的深情厚意。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斑羚飞渡》再一次将这感人肺腑的一幕呈现在读者面前。(教师出示斑羚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这就是斑羚,它是羚羊的一种,因为喉部有一块白斑,所以叫斑羚,它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非常珍贵。斑羚生性温顺,非常讨人喜欢。
二、词语讲解
在我们研读课文之前,我们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一下字词问题,请查找你不理解的生字词音义
提问:哪个字词你认为很重要但被可能大家忽略,请站起来告诉大家。
三 、速读课文 限每分钟500字( 约2500字)
四、 生动地复述这个故事。
复述指导:复述是口头表达的基本功,进行此类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课文时,把难记的内容和其他——些难记的词语画出来,强化记忆,就可以少花时间,又能复述清楚。复述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之处。教师注意引导。
五、提问
1、看完全文听完复述以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你在回想课文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