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6180字。 漳州市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积累运用。(20分)
1.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确的4道题计分)(8分)
(1)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 , 。
(茅盾《白杨礼赞》)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
(杜牧《泊秦淮》)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表达诗人忠于南宋王朝和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 , 。
(4)《〈论语〉十则》中,孔子提出了儒家学派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这就是:
, 。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荀子《劝学》)
2. 口语表达。(3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近日,市区一所小学传出用闽南语诵读《村居》的朗朗书声。据了解,该校开设“闽南语漳州音诵读”课程多年,试图以此保护、延续闽南语这一方言艺术。此举社会反响强烈,有人赞成开设这样的课程,也有人反对。请你参加这场讨论,说说你的意见。
3. 名著阅读。(5分)
(1)《三国演义》描绘了大大小小四十多场战争,上百个战斗场面,其中决定魏、蜀、吴命运的三大战争是什么?(3分)
(2)《水浒传》里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而宋江却有四个。请你从以下列举的三个绰号中任选一个,说说它的由来。(2分)
及时雨 呼保义 孝义黑三郎
4. 综合探究。(4分)
梅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她迎凄风而怒放,伴白雪而盛开,内涵丰富。为了感悟梅文化的魅力,九年(3)班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和搜集到以下相关的材料,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梅原产我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里有:“漂有梅,其实七分”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梅花和梅子作为馈赠和祭祀的
礼品。
材料二:文人墨客的梅诗、梅曲、梅画浩如烟海。“疏影
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琴曲《梅花
三弄》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为表现内容借物咏怀;
宋代名家宋伯仁画梅百图,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材料三:梅的全身都是宝。其花、叶、根、仁均可入药,梅果
可供鲜食,还可制蜜饯和果酱。此外,先民曾用梅作为烹饪调料,类似于醋的角色。
材料四:人们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尊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赞赏梅花的高洁、典雅、冷峭、坚贞,把梅视为知己、君子。
(1)请用简要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①
②
(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优美的山园小梅图,请你将这两句诗所展示的画面描写出来。(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