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00

  《采薇》教案
  《诗经•小雅》
  教学目的: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及中国古代兵役制度的有关知识,掌握《采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知识能力结构: 
  掌握该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诗经》六义。
  2、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素质教育关注点:
  1、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2、关注古代战争与人文关怀。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诵读、讨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注意事项:
  1、督促学生阅读作品,了解《诗经》的常识。
  2、准备好要播放的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诗经》有关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四言诗为主的乐歌总集。辑录了春秋中叶以前的诗歌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先秦时代称“诗”或“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诗经》是周王朝乐官,在王官行人采诗和公卿列士献诗基础上搜集、整理,编选而成,各篇都是合乐的。
  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分风、雅、颂三大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包括十五国风,共160篇。风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其创作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颂多是颂德之作,主要产生在王都,作者多是上层人物。
  《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已广泛流传。当时士大夫常在外交场
  以“断章取义”的方式“赋《诗》言志。” 《诗经》思想内容广阔,涉及婚恋、农事、征役、赞颂、怨刺等。
  婚恋诗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如《周南•关雎》《邶风•静女》《秦风•蒹葭》。有一些表现婚姻与家庭不幸生活的“弃妇诗”,如《卫风•氓》。
  农事诗 由于周民族的始祖以农立国,故周代很重农事,因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农事诗在《诗经》中表现很突出。    
  征役诗与周王室的平叛、外族入侵和频繁的诸侯兼并战争有关,战争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兵役和徭役,因而成了征役诗最重要的主题。这些诗篇,或委婉沉郁,或慷慨激昂,格调虽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了威武的气概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