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30字。
《清塘荷韵》教学设计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由写松、竹、梅、荷花的诗句入手引出创新的话题,转入到写荷花的有关文章,说明写文章应“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举例周敦颐的《爱莲说》(写莲荷高洁的品性)、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物境美,表达自己的心境),转入正题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写莲荷的生命力)。
(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生,山东临清县人。著名东方学家、梵文学家,中国东方学的奠基人。1930年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奠定了在国际印度学界的地位。194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并任系主任长达40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清塘荷韵》是季老在1997年创作的,当时他已是86岁的高龄。本文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一等奖,1998年又获全国优秀散文一等奖。
二、初步感知文本(学生结合有关资料自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季老先生给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让学生概括)
3.本文写作有何特点?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分析文章特色
A情景交融
塘面景色 作者心情
第一年 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事与愿违,有点失望。
第二年 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出现什么荷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
第三年 出了奇迹,长出了五六个水浮莲般的叶片,圆圆的绿叶,颜色极惹人喜爱,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嫌有点少,盼星星,盼月亮,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心灰。
第四年 出现真正的奇迹,一夜间长出了一大片绿叶,并以极快的速度迅速扩张,有一些跃出了水面,亭亭田田,荷花接踵而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心中狂喜,大快人意。
以后 岁月夏月塘荷盛开,白昼绿盖擎天,红花映日。静静、默默、参悟、信心十足。(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B动静结合
让学生谈谈动静结合的特色表现在哪里?体现了什么?(找文中的语句)
教师归纳补充: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莲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