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60字,前面与《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部分重复。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2、把握通正侧面描写的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3、品味小说幽默,风趣但又深沉的语言特色
4、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二、学习方式:
设计若干问题,带着问题品读文本。
课时:1节。
三、教学内容:
1、作家作品介绍
欧·亨利(1862~1910)十九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出生于美国南部北卡罗来纳州一个乡镇医师家里,家境贫寒,3岁丧母,后寄人篱下。小时受教育很少,当过牧童、学徒,以后又做过办事员、制图员、会计、出纳等各种工作,饱受歧视。1891年在休斯顿创办了《反对传统者》等杂志,兼任编辑,还当过记者和专栏作家。1898年,他在银行做职员,因银行钱被盗,被指控挪用公款,判刑5年。在狱中表现良好,担任药剂师,有机会接触各类犯人,听到各种古怪的故事,这为他进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狱中就以欧·亨利为笔名开始创作短篇小说。1901年提前获释,后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
欧·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一片叶子》等。他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o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2、 文化常识
①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服
务的。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情节中各自表现,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② 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一、 预习
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塑造人物方法
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字词积累(注音)
锡镴 赊账 暴躁 狭窄 咆哮 瞥 倾泻 苔藓 窗槛 唠叨 蹑手蹑脚
(一)导语: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生命显得何其重要,人要珍爱 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关爱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人更能显示人性的光辉,今天,我们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 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去解读这样一个人,让我们在感动中洗礼心灵,升华精神。
(二)整体感知:
1、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什么人做什么事,出现什么情况)
开端(第 1至11节):写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病情严重。( 病重)
发展(第12至36节):写琼珊不听劝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