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案
分类:
语文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版本:
苏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32 KB
评级:
时间:
2010/12/7 21:23:27
下载:
本月:1 总计:1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2760字。
古诗二首
thzyh1968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珍视朋友间的友谊及奉献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 导入:
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照片)准确来说,这是一张毕业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毕业照、留念册上。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其实,它就出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简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有《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我们也学习过一些写离别的诗,同学们回忆有哪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
(二) 整体感知:
1、 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 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三)整体感知:
1、 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 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 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四)分析诗句:
1、经过同学们的预习和刚才老师的朗读,诗中的哪句诗给同学们的感觉最直接?
学生回答。明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学生回答。明确:1、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2、四海之内都有知己,纵然……
对“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对这句诗有不同理解,“诗无达沽”。两种理解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原因,那是什么?
(离别)
3、诗歌中的颔联直接提到了“离别”,“同是宦游人”是离别的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离别的原因。
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
(无非都是嘱咐朋友要保重身体,询问归期等等)
但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对朋友的离开有只言片语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离别的原因,这表明诗人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与朋友的离别的?
(坦然)
诗人的这种坦然地心态影响了他笔下的景物,首联。
4、首联点明了哪两个地方?
学生回答。明确:长安、四川
5、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下首联,看看哪位有心人能发现问题?
学生提问。明确:诗人在长安送别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这里诗人却用“望”字连接这两个地方?为什么?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ppt4 苏教..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夜雨寄北·论诗》教学设计 苏教版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
《古诗二首》同步练习 鄂教版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夜雨寄北·论诗》ppt1 苏教版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ppt3 苏教..
《古诗二首·饮酒·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视频课堂实录 苏教版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迢迢牵牛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古诗二首》学案1 鲁教版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ppt2 苏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