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10字。  《生物入侵者》课堂实录
  授课人:江苏省南通市兴仁中学  李晓星
  一、导入新课
  师:幻灯片打出图片,问:这么漂亮的花,同学们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生:摇头或说“不知道”。
  师:在我们这里经常会看到这种漂亮的花,它的名字叫“一枝黄花”,但是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这么美丽妖娆的花却有一个可怕的外号叫“植物杀手”。幻灯片再放出带有“植物杀手——一枝黄花”的图片。
  生:惊讶、疑惑。
  师:人们为什么赋予它这么个称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介绍性文字。幻灯片打出一枝黄花的简要介绍,并指名学生读。
  生:读。
  师:像一枝黄花这样的外来的生物,我们把它称作“生物入侵者”,到底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它们有哪些危害呢,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当代科普作家梅涛所写的一篇介绍相关知识的说明文《生物入侵者》。
  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概括说明本文依次介绍了哪些内容?
  生:大声课文
  师:请同学们将学案拿出来,看学案中“文本探究(一)”所的回答,并根据刚才阅读课文时的思考发现,同桌交流文章内容的概括情况,准备发言。
  生:同桌小组讨论交流
  生答:文章第一节主要介绍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第2-4节主要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第5、6节介绍了生物入侵的途径和人们采取的措施。
  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文章结构框架,并板书如下:
  解释概念    介绍危害    危害途径     采取措施
  师:作为一篇说明文,它往往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介绍,回忆一下说明文的顺序有哪几种?
  生齐答: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师:你们看看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呢?
  生齐答:逻辑顺序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
  师:同学们很聪明,运用了排除法得到了结论,而且还是正确的。如果我再追问一句,它到底是怎样的逻辑顺序呢?
  生:摇头不语
  师:我们还是先一起来回顾一下所学过的说明文吧,看看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逻辑顺序!请同学们把学案稿拿出来,与同桌交流你课前的知识回顾。
  师:将学案中的回答句式用幻灯片再次打出:在学习说明文《_____________》后,我掌握了__________的逻辑顺序,它体现在文章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利用学案,将课前所做的知识回顾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展示交流成果:
  生1:学了《苏州园林》,我掌握了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它体现在先写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总特征,后从四个大的方面和三个小的方面来具体介绍。
  生2:学了《苏州园林》一文,我掌握了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它体现在先介绍假山池沼、亭台轩榭、近景远景、花草树木,然后介绍每一个角落、门窗图案和色彩。
  生3:学了《松鼠》一文,我掌握了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它体现在开头说松鼠的总特点是漂亮、驯良、乖巧,接着依次详细介绍这三个特点。
  师:通过回顾以往知识,我们主要学习过由总到分和由主到次这两种逻辑顺序,现在看看,本文的逻辑顺序是我们接触或学习过的吗?
  生:不是。
  师:现在我们来看黑板来研究文章的思路,如果我们把“治理措施”调到 “介绍危害”和“危害途径”前面,你们说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人们不知道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和途径,它不可能采取措施的。
  师:对,你真聪明!也就是如果这样处理就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就是说文章按照先解释概念接着介绍危害和途径,最后写治理措施这样的顺序来处理,是符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