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7850字。
甘肃省兰州五十五中10-11学年高二12月月考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基础题(24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禅(shàn)让 宫阙(quē) 解剖(pōu) 粗鄙(bǐ)
B.暂(zàn)时 辟(pì)路 琐(suǒ)碎 啮噬(shì)
C.杀掠(luě) 舟楫(jí) 显赫(hè) 上溯(shuò)
D.涨(zhàng)价 恬(tián)退 轩冕(miǎn) 卓(zhuó)著
2.2.下列各组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罪蘖 编辑 阴谋密计 逸闻旧事
B.自诩 寥落 殒身不恤 嬉笑怒骂
C.坍驰 匪薄 黯然销魂 芸芸众生
D.落漠 喋血 赁屋授课 忧患倍尝
3.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听说连一向__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
②我们不必恭读《钦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__精神文明的高超。
③想无名而终于有名,其原因大概因为历史需要__清高的样板,而这类样板又只能通
过才艺成果的传扬完成。
④陶渊明归隐田园,以“力耕”谋取“衣食”。这种情况与富贵绝无__,在古人心目
中乃成为纯正的清高。
A.执迷 审察 树立 因缘
B.执迷 审察 竖立 姻缘
C.直迷 审查 树立 姻缘
D.直迷 审查 竖立 因缘
4.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从抽象的道理上说,清高与市场经济 是绝不相容的; 实际情况 使人感觉到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内涵,其价值趋向不仅未见疲软, 坚挺之势,这似乎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系列正反互补思想的奥秘。
A.一定 且 又 反有 B.几乎 但 却 反有
C.几乎 且 却 却有 D.一定 但 又 却有
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上海“申博”成功,离上海“几步之遥”又风情万种的杭州,自然是游客们除上海
以外的首选。
B.经过3年多努力和发展,被天津老百姓拍手称快的“民心工程”——首批31所示范性高中建设已基本完成。
C.一样是古装的动作片,一样讲究宏大场面,一样追求豪华阵容,一样都是本国电影
有史以来的最大制作,一样都有炙手可热的章子怡,是“纯属巧合”,还是借鸡下蛋?
D.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这一石破天惊的创举,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又一次空前解放,出现了崭新局面。
6.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
B.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
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来得悲凉。
D.一般地说,它篇幅不长,但立意深、多见识、有真情、饶趣味,特别是其文字表现,
有个性、富文采、是民族语言中最为隽美的部分。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迅的杂文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灯下漫笔》的出处《坟》即是鲁迅
先生的前期杂文,前期杂文还有《热风》等。
B.“二十四史”从《史记》《汉书》起,至《明史》结束,共24部正史,全部采用纪传体例编写,其中有通史,有断代史。
C.雨果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
界》《九三年》等。
D.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是宋朝的林逋,因为隐居在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以种
梅养鹤自娱,故得名。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国庆60年盛典吸引了海外网民的广泛关注,他们通过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等网站,纷纷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的称赞和对新中国60岁生日的祝福。
B、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合肥市人民政府摘取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这也是他们首次跻身此项殊荣。
C、你不可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站在巷头鸡皮鹤发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
D、在赛后拥有与自己知名度相当的代表作,成为关乎选秀歌手成败的生死命题,没有一两首传唱度很高的好歌,歌手的人气终成镜花水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盒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