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40个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邗江中学吴春梅
[学习目标]:
⒈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⒉积累一些实词和虚词,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
⒊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文导入:
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吧,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幻灯片1:题目)
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2)
二、作者简介:(出示幻灯片3、4)
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他主张施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他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三、朗读课文:(幻灯片5、6)要求:音准句通明节奏
舜/发于/ 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 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 市。
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再读课文,疏通词句。(出示幻灯片7—9)
指导:留——保留原有的专有名词;删——删除一些语气词;换——将单音节实词替换为双音节词语;补——添加出容易省略的主语、介词或宾语;调——倒换原句颠倒的语序。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2、同桌交流讨论,解决翻译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