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00字。  《公输》课堂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一年前发生的伊拉克战争吗?
  (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件导入,自然、贴切、巧妙,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是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热爱和平的人文情怀;三是和课文内容紧紧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阅读文本。)
  生1:记得。
  师:这场战争不仅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灾难,而且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心灵上留下了创伤。我们还清晰地记得,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爱好和平的国家以及爱好和平的人士四处游说,力图阻止美英等少数国家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但是,结果却是──
  生2:失败了。美英等国最终还是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师:那么,国际社会的斡旋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生3:******太专制。
  生4: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生5:美国太强大了,他想称霸世界,谁不听他的话就打谁。
  师:对,美国太强大,伊拉克太弱小,而支持伊拉克的国家也没有谁是美国的对手,所以没有实力阻止美英等国对伊发动战争。看来,阻止战争,不仅要有三寸不烂之舌,还要有实力作后盾。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对这点作了诠释,不信,我们来读一读《公输》,看一看墨子是怎样阻止一个强大的国家去攻打一个弱小的国家的。(多媒体课件打出:公输《墨子》)
  二、解题释题,明确目标
  师:现在请大家打开读书笔记本,将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交流一下,看看谁搜集得比较全面、完整。(学生交流、评比,推荐搜集得较全面较完整的笔记本,教师用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
  (传统教学都是教师解题、释题、介绍作者,此处教师却把这一教学任务放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显然可以有效培养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师:大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很强,能够自己去查阅,去探究,这种精神值得发扬。下面我们看看学习本文应达成哪些基本目标。点击课件,屏幕显示目标。(目标略)
  三、朗读课文,揣摩文意
  师:下面我们带着目标学习课文,首先请大家对照注释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我们共同解决。
  (突破了讲析式,教师不再包办字词句的诠释,而是让学生为学生释疑,教师着重对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提示,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
  生1:“吾义固不杀人”的“固”是什么意思?
  生2:“固”作“本来”讲,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坚持道义本来不杀人的”。
  师:“固”作“本来”讲这种用法我们已经学过,学习中我们要善于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就像这位同学那样。(生点头)
  生3:“争而不得,不可谓强”,这里的“强”是“强大”呢,还是“坚强”?
  生4:我认为是“强大”。
  师:“争论了却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强大。”说得通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