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60字。
《<论语>选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导学案
编写:若飞 审定:康源 2010.04.24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
2、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学习过程】
Ⅰ、基础知识梳理
一、积累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皋陶( )伊尹( )譬喻( )处所( )设身处地( )莘莘学子( )
二、巩固字形(改正有错的字)
漫游( )弘毅( )勿施与人( )杀生成仁( )音容宛在( )布衣疏食( )
服事( )纯萃( )诩诩如生( )神彩飞扬( )措火积薪( )虚座以待( )
三、名句积累(填写名句空缺处)
1、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而由人乎哉?
2、 ,非礼勿听, ,非礼勿动。
3、 ,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4、 ,能使枉者直。
5、夫仁者, ,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子曰:仁远乎哉? , 。
7、曾子曰: , 。 ,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子曰:志士仁人, , 。
9、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仁者安仁, 。
Ⅱ、文本探究
一、阅读课文,结合注释,自己疏通。
1、解释加点词语
克( )己复礼为( )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
为( )仁由( )己 请( )问其目( ) 请事( )斯语矣
出门如( )见大宾 勿施于( )人 在邦( )无怨,在家( )无怨
问知( ),子曰:知( )人 樊迟未达( ) 举直错( )诸( )枉
乡( )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舜有天下,选( )于( )众,举( )皋陶
有一言( )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句式: ) 其( )恕乎
尧舜其( )犹病( )诸( ) 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 )人
士不可以不弘( )毅( ),任重而( )道远 死而( )后已,不亦远乎
无求生以( )害( )仁,有杀身以( )成仁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 )仁,智者利( )仁
2、翻译重点句子
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②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⑤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二、文本解读:
(1)我们节选的小标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系自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系的。(尽量使用实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提示: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找出文本中的相关句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A、什么是仁:
B、怎样才能达到仁:
C、施仁之后会怎样:
【拓展阅读】 孔子世家(详细注释版)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先宋人也①,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②,祷于尼丘得孔子③。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④。生而首上圩顶⑤,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⑥,姓孔氏。
①先:祖先。 ②颜氏女:据《礼记•檀弓》说,名征在。 野合:据《索隐》、《正义》解释,叔梁匕与征在成婚时已超过六十四岁,而征在岁数尚小,二人年龄相差悬殊,此种婚姻在当时不合礼法,故谓野合。 ③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