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课文文言字词梳理及合作探究。含配套教案和说课稿,约3130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把握文意,理解孔子“仁”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文中涉及的文言文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仁”的内涵,联系现实来应用这种思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仁者无敌”。那么在这儿所指的“仁”是什么呢,仁者为什么能够无敌呢?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就是有关孔子对“仁”的阐述。
耶稣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他们。”又说:“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就得怎样待别人。”穆罕默德曾宣布:“最高贵的宗教是这样的——你自己喜欢什么,就该喜欢别人得什么;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
中华民族的先哲圣人孔子在几千年前,就阐述过类似的思想。今天我们就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了解“仁”的思想吧。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齐读课文。
2、学生结合注释翻译选文(在预习中完成)。
3、教师适当补充注释,重点讲解1、2、4、5、8、9则选文。
重点词:
(1)克己复礼为仁克:克制。
(2)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
(3)为仁由己由:靠
(4)请问其目请:请求对方做某事;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5)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事:实践,实行。
(6)樊迟未达达:明白,理解。
(7)不仁者远矣远:形做动,疏远,远离
(8)举直错诸枉直,形做名,正直的人;枉,形做名,邪恶的人。
(9)尧舜其犹病诸其:大概,表推测;病:名做动,担忧,忧虑。
(1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使动用法
文言句式:
(1)何谓也?宾语前置句
(2)选于众状语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