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30字。

  1、 太史公自序
  教学设计:张飞  作者博客:张飞教语文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事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究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3、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
  1、了解他的家世谱系,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了解他的志向抱负,了解他著《史记》的始末。
  2、分析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为以后的专题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
  梳理文言词句,探讨对司马迁的“义”“时”“名”。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本文是了解司马迁其人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介绍了作者的家世生活经历、立志创作、忍辱完成《史记》,体现了作者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学习本篇,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事,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司马迁的人格精神和创作《史记》的思想动机。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的文言基础不够理想,因而需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并引导学生探讨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教学准备】
  利用课外时间观看《百家讲坛》之武汉大学教授李敬一讲《司马迁》;预习课文,疏通字词,将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制作CAI课件。
  【教学方法】诵读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写的序言。序言是又称序,通常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等。学习司马迁的这篇自序可以让我们更好得阅读《史记》。
  二、展示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正音。
  2、研读1—3自然段,了解司马迁的家世谱系。
  三、整体感知
  1、正音
  颛顼(zhuān xū)  唐虞(yú)         绍(shào)            蒯(kuǎi)聩(kuì)  
  卬(áng)           徇(xùn)朝歌      沅(yuán)           汶(wèn) 
  峄(yì)            鄱(pó)阳湖       邛(qióng) 笮(zé)   爰(yuán)及
  篡(cuàn) 弑       后稷(jì)         紬(chōu)           牝(pìn)牡(mǔ)
  缧绁(léi xiè)   篡(cuàn) 弑      纂(zuǎn)         俟(sì)
  封禅(shàn)      於戏(wū hū)    三十辐(fú)      一毂(gǔ) 
  会稽(kuàijī)    司马靳(jìn)    羑(yǒu)里       厥(jué)有国语 
  壅(yōng)        室金匮(kuì)    股肱﹙gǔgōng﹚
  2、通假字
  (1)弗敢阙   通“缺”缺漏
  (2)指数千   通“旨” 要旨
  (3)失之豪厘   通“毫”秋天小鸟身上刚生长出来的羽毛 形容细小
  (4)堕先人所言   通“隳”,毁
  (5)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通“缵”,继承
  (6)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同“弼”,辅助
  (7)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   “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8)故长于风    通“讽”讽喻
  (9)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通“网”网罗  通“佚”
  (10)子迁适反    “反”通“返”
  (11)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无”通“毋”
  (12)承敝通变    “承”通“乘”,顺应
  (13)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阙”通“缺”
  (14)於戏 “於戏”   通“呜呼”
  3、梳理思路:这篇自序介绍了哪些内容?
  一、(1—3)自叙家世谱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