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8730字。  大连二十四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Ⅱ)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民族服装——旗袍马褂
  马褂、旗袍是消代男女的典型服饰。现已成为中国的传统服装。
  马褂是一种穿丁袍服外的短农,农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丁骑马,故称为“马褂”。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人方。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人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冈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白如,常用作山行装。人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刚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使川。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大青色,至乾隆中期,义尚玫瑰紫,后义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人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心天青色,人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冈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马褂有一种颜色不能随便使川,那就是黄色。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二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同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嗣褂子”;二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只有这种御赐的马褂才可以随时穿着。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比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农下裙为时尚;消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消代斤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农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米。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两洋服装样式斤,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啾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K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选白《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1.下列关于旗袍马褂的表述,不符合原叉意思的一项是  (    )
  A.马褂原是满人初进关时八旗十兵骑马时所穿的服装,后发展成为中国的传统服装。
  B.马褂是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短褂,为便于骑马,衣长至脐,袖仅遮肘。
  C.旗袍是传统女性服饰之一,它由满族妇女长袍演变而米,白清至今其样式一直米变。
  D.旗袍服饰富有传统的吣族风情,后来又吸收了西洋服装样式,能够体现山时尚之美。
  2.下列理解利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马褂成为男式便农斤,官员和百姓都可以穿着,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B.马褂的样式、颜色不断改变,有一种大青色的长袖马褂是大小官员的专用礼服。
  C.旗袍在清初并不流行,满族妇女穿着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
  D.后来旗袍因开襟、袖口、衣领、开衩等方面的不同有诸多款式,因而更易流行。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马褂习俗己盛行,不分老少、贫富皆服之,青年经常穿马褂以显示威勇。
  B.皇帝经常以黄马褂赏赐有功的臣下。成为政治殊荣的黄马褂被有功之臣珍藏起来不穿。
  C.20世纪上半叶,汉族女性参考满族传统旗服和柏洋服装样式改进的旗袍,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D.20世纪30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
  陈敬宗,字光世,慈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十,进学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书成,授刑部主事。又与修《五经四书大全》,再修《太饥实录》,授翰林侍讲。内艰归。
  宣德元年起修两朝实录。明年转南京国子监司业。帝谕之曰:“侍讲,清华之选;司业,师儒之席。位虽不崇,任则重矣。”九年,秩满,选祭酒,正统三年上书言:“旧制,诸生以在监久近,送诸司历事。比来,有因事予告者,迁延累岁,至拨送之期始赴,实长奸惰,请以肄业多寡为次第。又近有愿就杂职之例,士风卑陋,诚非细故,请加禁止。”从之。
  敬宗美须髯,容仪端整,步履有定则,力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六馆士千余人,每升堂听讲,设馔会食,整肃如朝廷。稍失容,即令待罪堂下。僚属惮其严,诬以他事,讼之法司。周忱与敬宗善,曰:“盍具疏自理。”为属草,辞稍迁就。敬宗惊曰:“得无诳君耶?”不果上,事亦竟白。
  满考,入京师,王振欲见之,令忱道意。敬宗曰:“吾为诸生师表,而私谒中贵,何以对诸生?”振知不可屈,乃贻之文锦羊酒,求书程子《四箴》,冀其来谢。敬宗书讫,署名而已。返其币,终不往见。王直为吏部尚书,从容谓曰:“先生官司成久,将荐公为司寇。”敬宗曰:“公知我者,今与天下英才终日论议,顾不乐耶?”性善饮酒,至数斗不乱。襄城伯李隆守备南京,每留饮,声伎满左右。竟日举杯,未尝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