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270字。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了解庄子的思想,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3、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单元教学重点
  了解庄子的思想,了解庄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单元教学过程
  一、《无端崖之辞》
  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庄子在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呢?
  板书课题:《无端崖之辞》
  二、整体感知:
  (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组讲解
  (三)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第1则:
  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选段妙趣横生。
  第3则: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第4则:
  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小结:
  四、作业:自读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品读先文:
  探讨: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
  3、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
  明确: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拓展延伸
  思考:从第3则选文中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四、总结: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评价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五、作业:1、完成《导学》本课练习
  2、预习《东海之大乐》,思考:河伯和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句熟语概括这段选文的内容。
  反思:
  二、鹏之徙于南冥
  一、教学目的
  1.通解文字,理解文意,把握文旨的能力。
  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3.培养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能欣赏作品的情节、形象和语言。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逍遥游》是《庄子》的名篇,既较鲜明地体现了《庄子》的艺术风格,又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虚无主义与追求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