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琵琶行》学案7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版本:
苏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34 KB
评级:
时间:
2010/12/27 20:15:59
下载:
本月:1 总计:7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1880字。
《琵琶行》导学案
预习学案
【目标设置】1 诵读课文,理解全文的大意,积累基础知识
2 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一、给划线字注音
湓浦口 ( )贾人( ) 荻 花( ) 霓裳( ) 六幺( )
二、填写下列写月的名句
1、醉不成欢惨将别, 。
2、东船西舫悄无言, 。
3、 ,往往取酒还独倾。
4、来去江口守空船, 。
三、一词多义
言 感斯人言( )
凡六百一十六言( )
自言本是京城女( )
命 遂命酒( )
命曰《琵琶行》( )
为 因为长句( )
初为《霓裳》后《六幺》( )
为君翻作《琵琶行》( )
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 )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音乐耳暂明( )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
座中泣下谁最多( )
四、古今异义
因为 古义
今义
老大 古义
今义
向前 古义
今义
五、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
遂命酒( )
商人重利轻离别( )
理解感悟
1、 把序文与诗中对应的诗句找出来。
“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照应第( )段,内容( )
“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照应第( )段,内容( )
“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照应第 ( ) 段,内容( )
2、前两段有两处侧面烘托的笔法,分别是哪句话?有什么作用?
课内探究学案
【目标设置】1.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2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第一课时
(一) 速读全诗,整体把握,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阅读诗序思考:白居易写作琵琶行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2)读P25注释③、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第二课时
1、齐读首句至“犹抱琵琶半遮面”。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2、重点分析“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所展示的琵琶女的内心及作者当时的心情。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琵琶行并序》同步测试 人教课标版
《琵琶行》导学案1 人教课标版
《琵琶行》ppt177 人教课标版
《琵琶行》说课稿6 人教课标版
《琵琶行》ppt176 人教课标版
《琵琶行》ppt175(说课) 人教课标版
《琵琶行》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
《琵琶行》ppt174 人教课标版
《琵琶行》教学设计10 人教课标版
《琵琶行》课堂实录4 人教课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