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4350字。  第一专题  专题质量评估(一)
  (100分钟   12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的词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社稷(jì)      抹杀(mǒ)      一抔黄土(póu)
  B.虎兕(sì)      肇造(zhào)  鸡豚狗彘(zhú)
  C.饿莩(fú)      芜杂(wú)      贼氛方炽(chì)
  D.庠序(xiánɡ) 孝悌(dì)      荒烟蔓草(màn)
  【解析】选A。B项“豚”读tún。C项“莩”读piǎo。D项“悌”读t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璀璨    弃甲曳兵    温馨    祸起箫墙[]
  B.数罟    分崩离析    湮没    至理名言
  C.编纂    语焉不祥    萎缩    买椟还珠
  D.枷锁    怒涛排壑    拯救    安知若素
  【解析】选B。A项“祸起箫墙”应为“祸起萧墙”。C项“语焉不祥”应为“语焉不详”。D项“安知若素”应为“安之若素”。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恩格斯在演讲中列举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时,陈力就列,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贡献就一目了然了。
  B.经调查,80%以上中小学生曾上过艺术培训班,其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在父母安排下“学艺”;由于学习压力大,70%以上的学生浅尝辄止了。
  C.有“台独理论大师”之称的人士,洋洋洒洒地在报纸上大放厥词,嘲笑两岸论坛不仅已经冷却,而且是马英九刻意冷却的。
  D.好长一段时间里,吴东东都沉浸在作文获一等奖的快乐中不能自拔,见人就有几分笑意。
  【解析】选C。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在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A项,陈力就列:根据贡献才能的大小,担任相应的官职。不合语境。B项,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此处应为“半途而废”。D项,不能自拔: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不合语境。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篇社论指出:要得到人民群众的____和支持,不是发出几个号召就能解决的,必须有正确的政策。
  ②扮演屈原的那个演员,无论是表情还是服装都很____屈原的身份。
  ③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瓦斯治理,____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④____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产品,就不能接收,____对国家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A.拥护      契合      遏制      对于/否则
  B.拥戴      吻合      遏止      关于/因为
  C.拥戴      契合      遏制      关于/因为
  D.拥护      吻合      遏止      关于/否则
  【解析】选A。拥护: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拥戴:拥护推戴(某人做领袖)。契合:符合。吻合:完全符合。遏制:制止。遏止:用力阻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际,美中两国于下周一将开始会谈,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尽管它们围绕货币、美国预算赤字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等问题的关系紧张。
  C.在综合科技实力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
  D.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法国20世纪40年代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
  【解析】选B。A.应是“他的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C.“我国和”后缺少介词“与”。D.语序不当,应是“20世纪40年代法国存在主义”。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第一段,回答6~9题。(20分)
  6.下面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满清末造               造:时代、时期
  B.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付:交给
  C.如怒涛排壑             排:排出
  D.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寿:年岁长久
  【解析】选C。排:冲向、冲击。
  7.下面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解析】选C。因:介词,因为。A项,代词,这/是,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介词,因为/介词,向、对。D项,“所”和动词结合,形成所字结构,但前者作“怨愤”的定语,“所”字不译;后者作宾语,可译为“……的人”。
  8.下面的分析与评价同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3分)(    )
  A.在这一段中,作者首先用简练的句子概述革命历程的艰难,突出了革命者坚毅不屈的精神。
  B.接着又运用对偶、拟人、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斗的激烈、牺牲的悲壮和勇于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
  C.最后又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