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10个字。
十一《端午日》导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3.通过找关键句、解读关键词语,说出湘西端午节习俗的特征,感受过节时人们的心情。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给加点字注音。
茶峒() 缠裹()蘸酒()
翘起() 老鹳河() 潭水()
3.填空。
《端午日》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____ ____》《________》等。
4.指出下列诗句描述的节日名称。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活动方案】
活动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朗读之后先自主思考,后合作讨论,试着概括湘西人端午日都有哪些风俗(分别用三字短语概括)。→派代表将讨论的结果抄写到小黑板上,并标明作者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顺序,其他同学整理在学习手册上,→看看其他小组概括的文字与本组有何区别,互相指点,补充纠正。
活动2:我们家乡端午日有哪些风俗?(自主思考,抢答,互相补充纠正)
活动3:学生阅读文章第一段的前四行,用这样的句式来展示阅读成果:“走进湘西人家,我看见,我猜想那是因为。”前一条横线上摘录课文中有关语句,后一条横线表达你大胆而合理的猜想。(自主思考→组内展示→向全班展示)
活动4: 学生阅读第一节余下来的文字,用“来到湘西河街,我看到(听到),那情景真是。”的句式来表达自己在龙舟比赛场面中的所见所闻。(自主思考→组内展示→向全班展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