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米洛斯的维纳斯》学案3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33 KB
评级:
时间:
2011/1/12 12:20:52
下载:
本月:1 总计:33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4220字。
《米洛斯的维纳斯》学案
学习要点
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3.学习联系上下文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的方法;
4.通过阅读本文,提高自我审美修养。
重点讲解
文的结构及论证方法
本文属于艺术随笔。作者借断臂的维纳斯阐释了美学中的残缺美。
开篇提出论点:“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接着从正面论述了个人缘由:借舍弃部分来获取整体美——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这是文章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从反面论述,各种复原双臂的方案都倒人胃口——受限制的“有”不敌不尽梦幻的“无”。
第三部分从手的象征意义论述维纳斯,只能失去双臂而不能失去其他部分。
本文主要论证手法是对比。第一、第二部分是“失”与“不失”(复原)的对比,从而证明必须“失”;第三部分是失双臂与失其他部分的对比,从而证明只能失“双臂”。三部分舍一不可,即是论点的全部内涵:必须失双臂。
于“残缺”与“完美”
文章中与之对应或关联的词语有:“特殊”与“普遍”、“部分”与“完整”、(“具象”)与“抽象”、“有”与“无”……对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要深入体会,发表己见。尤其是“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哪怕是何等地精美绝伦”一句,深含道家思想,有兴趣的话,可追宗溯源,悟其真义。
可以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残缺”与“完美”,也可以用人生的体验来谈独到的感受。追求完美的人,总会发现许多不足,不断弥补,接近完美。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于是,人类的追求也永无止境。也许,这正是完美的价值所在。
关于“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文章第一部分从正面来阐述作者的观点,重要的语句有:“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理解把握这些重要语句,要懂得进行上下文之间的勾连。如第一、第二句的“飞跃”与“追求”,和上文的“遗忘”与“隐藏”,以及再上文的“发掘”、“购下”、“搬进”,三组动词巧妙呼应,给人予强烈的印象。从写实到写虚,从平叙到拟人,形象地突现了“断臂美神”的艺术震撼。
文章第二部分从反面来阐述作者的观点,重要的语句是:“人们对丧失了的东西已经有过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动之后,恐怕再也不会被以前的、尚未丧失的往昔所打动了吧。”理解这句话,要注意作者字里行间倾注的感情:“自找烦恼”,“恐惧、空虚”,“怀着一腔怒火”……,并且注意,所有的这一切,作者“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
文章第三部分从侧面来阐述作者的观点,重要的语句是:‘“除了两条胳膊之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丧失不得”,“它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这可真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怎样欣赏断臂维纳斯
断臂维纳斯双目无瞳、芳臂残断,然而,却成为世界女性艺术美的典范。断臂维纳斯是美的,这一点,人人都承认,但她为何是美的,许多人未必说得出。
(一)S形线条的恰当选择
断臂维纳斯的造型线条与我国古代兰叶描属同一风格,是S形波状线,也称为蛇形曲线。英国著名画家和美学家威廉•荷迦斯在《美的分析》中指出:蛇形线比任何线条“都更能创造美”,可以称之为“美的线条”,蛇形线“灵活生动,同时朝着不同的方向旋绕,能使眼睛得到满足,引导眼睛追逐其无限的多样性”,可以称之为“富于吸引力的线条”。从视觉上看,倘若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就让人看着不太舒服,因为它的一次次折角,会给人造成视觉上的挫折和创伤,而蛇形线条非常平滑,既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米洛斯的维纳斯》ppt154 粤教版
《米洛斯的维纳斯》同步练习6 人教版
《米洛斯的维纳斯》flash课件7 人教版
《米洛斯的维纳斯》说课稿5 人教版
《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堂实录 粤教版
《米洛斯的维纳斯》导学案 人教版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6 人教版
《米洛斯的维纳斯》ppt153 人教版
从“残缺”中体会美得奥义——赏析《米洛斯的维纳斯》ppt 人教版..
《米洛斯的维纳斯》ppt152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