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8960字。

  南宁市育才实验中学
  2010—2011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本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吴洪波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用黑色笔工整地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
  2、考试结束时自己保存好试卷(以便讲评用),交上答题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编纂(zuǎn)     长歌当(dāng)哭     着(zháo)地   犀(xī)角
  B.钦(qīng)定  陨身不恤(xù)     睿(ruì)智   恬(tián)静
  C.熠熠(yì)  数(shuò)见不鲜     鬓(bīn)角   湮(yàn)没
  D.店铺(pù)  吹毛求疵(cī)  包扎(zā)   赐予(y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伙横行乡里、鱼肉人民的地痞流氓终于身陷囹圄。
  B. 她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时耳闻目睹,多方接触,所以她也爱好音乐。
  C. 我们对儒家学说的整理研究,应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 、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这些打工妹们虽都处豆蔻年华,正值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但为了多挣钱给在家的兄妹读书,没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放在心上。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性格较内向,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B.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能必须高度稳定。
  C.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D.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十五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4.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和重要作用。人们利用语言来进行交际,交流思想,____    ,如果没有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
  A.以便协调共同的活动,互相了解,组织社会的生产
  B.以便协调共同的活动,组织社会的生产,互相了解
  C.以便互相了解,协调共同的活动,组织社会的生产
  D.以便互相了解,组织社会的生产,协调共同的活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为什么会迷路
  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确定方向寻找路径并不是什么难事,以金黄地鼠为例,即使把它的双眼蒙上,并七拐八转地带到一个远离巢穴的地方,它还是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并且以直线路径“飞奔”回家。鹅、蟾蜍以及蜘蛛也都表现出类似的本领。
  然而,人类的寻路本领远不及这些动物。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让被试者蒙上眼睛,从起点走到终点,再返回起点。但是,没有一个被试者的表现令人满意,他们不是走过了,就是没走到。看来,现代人的导向能力天生就很差。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在回想回家的路时,人脑海马区的某种神经元放电剧烈。这说明,人脑具有专管导向能力的神经元,而且,这些神经元的位置与在大鼠、猴子和金鱼大脑海马区中发现的类似。既然如此,为何人们还会迷路呢?
  研究人员测试被试者在虚拟迷宫中的导向能力。迷宫中布满了“捷径”,似乎通过这些“捷径”可以很快到达目的地,稍微掌握点几何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些“捷径”其实是“陷阱”,根本无法到达目的地,但是,被试者却义无反顾地掉进“陷阱”。这项测试表明,人在判断方向时,几乎不考虑几何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