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70字。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设计指导思想
从内容上说,本文有对美国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抨击,有对黑人积极投身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的斗争的号召,有对将来美好前景的展望,更有对非暴力抵抗的倡导。教学目标紧扣本专题内涵,让学生体会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源远流长,学习为实现政治理想、社会理想而奋斗精神,增强他们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本专题的呈现方式为文本研习,方案设计即围绕这一核心,教学中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充分认知中体会逻辑严密的思维和充沛强烈的感情。
再者,加强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选文作为演讲词,适合作朗读练习,可以借助朗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语言优美,铿锵有力,极富感召力的特点。因此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模拟演讲这种形式。
教学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非暴力抵抗的和平斗争主张。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2.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3.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揣摩文段和语境中重点词语与修辞方法的运用,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
2.体会演讲思路的逻辑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创设情境。投影:图片、影像资料。(如林肯纪念堂前的纪念活动、被刺的情景、墓地、故居等图片,马丁•路德•金演讲的录音作图片展示的背景)
教师配合着投影展示的内容,介绍如下:
这是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游行,这是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40年前的8月28日,即1963年8月28日,是美国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天,美国25万人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集会,浩浩荡荡地从华盛顿纪念碑出发,分两路游行到林肯纪念堂。参加者不仅来自美国本土,很多人不辞远途之劳,从加拿大、墨西哥或欧洲赶赴华盛顿。在林肯纪念堂前,一位30多岁的黑人汉子被众多黑人簇拥着,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演讲,这个黑人就是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他的演讲没用讲稿,却思维严谨,激情洋溢,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听众,也不断激励着今天为民主任权自由平等而奋斗者的正义的人们。这是20 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我们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悲悯和大悲痛。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我有一个梦想》。
本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怎样的思路演讲的?
讨论后明确: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7)自然段,叙说这次集会的原因和目的。这里有对黑人生存现状的沉痛地揭露,有对美国政府的严正地警告。 第二部分(8-17)自然段,对黑人争取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提出了一些要求和设想。这里是对黑人同胞的殷殷地告诫。第三部分(18-34)自然段,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