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950字。

  广东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师指路
  语言表达与运用
  粤考越高分工作室
  一、粤考回眸
  广东近四年的 高考语言表达与运用主观题命题情况如下:
  题型
  年份 扩展 压缩 选用 仿用 变换 准确 鲜明 生动 简明 连贯 得体 修辞 图文 表文
  2007年 √ √          √ √ 
  2008年  √     √ √  √  √ √ 
  2009年 √          √   √
  2010年        √  √ √  √ 
  近四年的高考语言表达与运用试题,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修辞仍是考察的重点,而图(表)文转换、语言连贯得体等一些更考察综合能力的题型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几乎年年必考。在试题内容上越来越倾向于以一些贴近生活实际、反映社会热点的题材,如2007年第22小题,要求从2008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选取一个,围绕图形内容,展开联想,紧扣了2008年奥运会的时代热点。2009年的第23小题,题目考查致谢词的表达能力,致谢词属于应用文体,目的是表达感谢,要符合这一特点,要求考生注意内容的前后连贯,语气诚恳,达到致谢的目的。题型是扩展语句和连贯,体现的是对语言的熟练运用程度的考查。2009年的第22小题,要求考生把握住两个图表的主体特点和不同发展趋势,该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能力,要抓住图表中的主要信息,并且要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概括表述出来。2007年第22小题结合了“图文转换”和“修辞”,2008年第23小题更是结合了“图文转换”、“鲜明”、“生动”和“修辞”,2009年第23小题同时考的是“扩展”和“得体”两个考点。
  2010年的两道题基本延续了广东题的特色,但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如22题着重从逻辑思维方面考查考生的语言的连贯、准确,23题则从形象思维方面考查考生语言的鲜明、生动、得体。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要求。不难看出,综合几个考点同时考查,更能体现出学生的能力高低,显现出高考语言运用与表达题的命题特点。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的原则,尤其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查。
  二、粤题回放(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题组)
  22.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请根据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6分)
  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在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 A                     ;
  B   数学活动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