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80字。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写作之内容
作文内容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基础等级中有“内容充实”的要求,在发展等级中有“材料丰富”的要求。而在评分细则及具体评分操作中,“内容”往往是评价一篇文章的主要标准。
那么,怎样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做到“内容充实”“材料丰富”呢?
D多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写作要有材料,要使文章内容充实、丰富,首先就得积累作文素材。积累作文素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作文的立意、观点而准备的材料,包括积累自己的见识、情感,一句话,就是自己在德、识、才、学等方面的积累,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另一方面是积累写作中用得上的素材,这是最迫切也最易行的,是作文素材积累的重点。而积累作文素材,主要有三条途径:从自身经历或观察中得到材料,从阅读中得到材料,从媒体上得到材料。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很多作文素材就在自己身边,俯首即拾。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作文“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
作文素材积累了,放进了自己的作文素材仓库,那还不是自己的,只有将作文素材与自己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作文素材才会由自己随心调用,顺畅地“换算”成考场作文的内容。因此,对于积累的作文素材,考生应该时时拿出来晾晒一番,重新认识一下素材。只有经历了素材分析这一步,对素材的外延与内涵有了清晰的认识,你积累的素材才是自己的,才可以随心所欲地调用。那么,怎样来分析素材呢?
首先,对同一则素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与把握。角度的选择,可以是材料中的不同对象,也可是正面与反面、肯定与否定的角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一个角度都能反映素材的本质意义。因此,从不同角度分析素材时,不可脱离素材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含意。其次,利用一些常见的思维模式来分析素材,如发散思维、集中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模式都是准确分析素材的法宝。虽不是每则材料都一定要用既有的思维模式去分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你掌握了一定的思维模式法宝,那你对材料的分析就一定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洋溢着真知灼见。再次,增加一些见识,也是能否分析好素材的关键。因为没有独到的见识,你就不能对材料作独到的分析,就得不出独到的观点与认识,选入作文中的素材就显不出特色来。而独到的见识,只能来自于我们的理解能力、认识水平、思想高度和理论层次。如果理解能力较差,认识水平较低,那就难以有独特的见解和新奇的认识;如果思想高度不够,理论层次不高,那就不会有深刻的思想。
Y严选择
积累素材是为了运用素材。在运用素材之前,还得经历选择这一环节。如果说积累讲究“多”,那么选择素材就讲究“严”,百般挑剔。选材“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立意选材,材料要能证明观点,观点与材料统一得天衣无缝。2.选择熟悉的素材,要尽量选取自己熟悉的人或事。3.选择真实的材料,首先是文章使用的材料不虚假,选入文章的每一则素材都是准确无误的;其次是材料要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在此前提下,也允许必要的虚构。4.选择典型的材料,只有那些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即最能说明文章中心的材料才有资格选进文章中来。5.选择新鲜的材料,首先要选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涌现的新人新事;其次要选用那些并非新近发生但却很少被人采用过的材料;再次要避“熟”就“新”。
除以上选材的原则外,以下的选材技巧,也是值得考生借鉴的:
(一)“精”选材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但文章选择、使用素材却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