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60字。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从理解、分析综合、赏析评价三个层面设计题目。“理解”部分,能力层级为B,含两个考点,即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剖析
  ●词语的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个考点中,“含义”指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的具体的语境义;“文中”即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有两层含义,一是整篇文章(大语境),一是词语所在的段落、句子(小语境)。也就是说,一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上下文的影响,会有一定的临时语境义。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而言的,常是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或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纵观近几年高考对词语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2.代词或其他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指代义;3.词语的表达作用,即揣摩词语在语境中的情感色彩、结构性作用、修饰限制性作用、音韵作用等;4.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语境义,包括:①某一科学概念的语境义,②被语境具体化了的含义,③词语的比喻意义,④词语的隐含意义(或“言外之意”),⑤词语的概括义,⑥词语的象征意义。
  解题技巧
  1.学术概念的理解
  要理解的学术概念在材料中一般会用一定的篇幅进行说明。解题的关键是要找出原文中对概念进行说明的文字,弄清楚概念的内涵,然后对照选项与原文,找出选项与材料具体内容的区别。
  2.词语语境义的理解(1)理解词语的原意。词语的语境义一般是在词语的本义上引申产生的,有时是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有时是反语,理解了词语的原意,就可以借助具体的语境推测其语境义。(2)明确产生词语语境义的原因。产生语境义的原因大致有修辞、引申、反语等。是比喻的就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找出本体、喻体间的相似性;是反语的就分析讽刺、批判的内容等。(3)注重整体理解。词语的含义总是跟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一致,特别是词语的引申义、隐含义,要根据文章的整体思想推断词语的含义。
  3.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1)在指示代词的前文中(有时也有可能在指示代词的后面)找出代词指代的内容区间。(2)划定区间后,客观题要注意分析每个选项是否符合代词所在句子的意思;如果是主观题,要注重辨析、筛选,最后整合成题目要求的语句。(3)用“代入法”认真检验,看是否能完全替代这个词语。(4)非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要理解这个词语本身的意思,从理解词义入手,把握指代的内容。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4.词语表达作用的理解(1)形象性。在描写、叙事中,一些词语能使文章更具体、生动、形象。(2)感情性。词语表达一种思想倾向或感情色彩等。(3)精确性。词语表达概念上的精确恰切,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对中心词的严密表达等。(4)结构性。词语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起到照应、过渡、点题、升华等。
  考点剖析
  ●句子的理解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能正确理解文中重要句子是准确理解文意、正确解答试题的关键,能力层级为B。所谓“重要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