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50个字。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两则
王满仓改编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1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与他人的因素,而老师又是其中很重要的角色.大家所熟悉的鲁迅先生也是这样.
师: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记得三味书屋中老先生的名字吗?
生:寿镜吾
师:今天,我们再通过鲁迅先生的文字一起认识一下鲁迅先生的另一位老师藤野先生。去看看这位洋老师给了鲁迅怎样的印象和影响。
(导语的设计,抓住学生初读中的漏洞,许多学生读后并没想到,鲁迅先生在私塾中的启蒙老师.导语的设计意在“温故而知新”。既简洁,节省时间,又能一下子触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急于了解鲁迅先生的洋老师,激发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的欲望。)
(二)引导学生将事件归类,培养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课文要求一边细读,一边找出课文中所写的事件,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学生都快速读起来)
师:时间到,现在谁能概括?其他同学在注意听的过程中,针对文中所写内容可以加以补充更正。
生1:1)清国留学生的辫子很“标致”
生2:2)“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还有3)“作者在仙台受到优待”
师: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出两个,表现很不错的,谁还能概括?积极发言
生3:4)初见藤野先生,5)留级生介绍藤野先生
(生情绪气氛渐渐高涨,进入思维状态,举手同学也多了起来)
生4:6)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7)教“我”改解剖图;8)担心“我”怕鬼;9)问“我”中国女人裹脚之事
师:这位同学一次概括出四个事件,真的很棒,给些掌声作为鼓励。(生齐鼓掌)
生5:10)匿名信事件;11)看电影事件
师:文章结尾部分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6:12)“我”与藤野先生惜别;13)回国后,忆藤野先生;14)丢、寻藤野先生添改过的讲义
师:(小结)同学们带着要了解藤野先生——鲁迅的洋老师的想法查找并完成了事件的概括,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大多数学生仅抓住了直接或间接写藤野先生的事,其余的事件则忽略掉了,也有学生抠得过细,经过全班讨论后,归并到此14件事中学生在此过程中带着要了解藤野先生——鲁迅的洋老师的想法,去查找概括事件,既完成了事件的概括,又再次细读了课文,达到了自主阅读的目的。)
师:我们根据这14件事与刻画人手的关系,分为三类,并分别说说不同类别事例的作用。(幻灯片放出)
第一类:写藤野先生其人,直接为刻画人物服务。
生7:第4件事是见藤野先生的印象,从初见对藤野先生的外貌描写中可见学者形象。
师:那么你把外貌描写读给同学们听,我们可见翻到前面彩图看先生的画像。
生8:第5件事是耳闻藤野先生逸事,属于侧面描写,既增加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了解,又使写法灵活多变。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2
一、抓住重点语句,导入新课
师:阅读文章倒数第二段,体会下列语句。
“但不知怎地,……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藤野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让鲁迅先生如此感激和挂念?具有怎样难得的品质可以称之为“伟大”?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二、探讨人物品格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很马虎的人。例如,留级的学生讲演藤野先生时说到“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官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师:这位同学说的“模胡”即马虎指哪方面?各个方面吗?
生:只是在穿着打扮上不太认真,很朴素。他在学问上其实很认真的。
师:同学们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从“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多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我知道了他是一个认真的人,而且对学生很负责任。还有下面“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从这些话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对科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对学生要求很严格。
生:我想再补充一点。从“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可看出他认真、求实。
师:这两位同学概括得很准确。还有其他的吗?
生:藤野先生很有学问。文中写到“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和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