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20字。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明清小说,曹雪芹与《红楼梦》
2 学习和鉴赏小说中人物出场的精心安排及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3 品味小说中的语言,鉴赏小说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能力目标
学习和借鉴小说中人物出场的精心安排、独特的环境描写及小说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情感目标
学习和领会小说的现实意义,认识小说借写宝黛爱情悲剧来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的没落的深刻主题。
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明清小说、《红楼梦》与曹雪芹,自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情节。第二课时,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小说中精巧的人物出场。第三课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的语言及小说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小说中人物的出场和人物的个性。
教学难点
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和小说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曹雪芹与《红楼梦》;
2 理清小说的情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有人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王蒙点说:“《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是一部执着的书,《红楼梦》与宇宙相通……”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红楼梦》是世界名著,清代就有“开谈不讲《红楼梦》,虽读诗书也枉然”之说。大家不约而同地给予这本书无上的评价,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梦》,来认识这部伟大的作品的生命力。
二、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1、中国小说的起源
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小说的渊源。《西游记》《聊斋志异》采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浪漫主义手法。
2、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A.酝酿萌生时期:上古到先秦两汉的古代神话寓言故事促使小说的孕育形成。
B.初具规模时期: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的志怪志人的笔记小说。
C.成熟时期:唐代传奇宋代话本明代拟话本相继出现.其中话本(民间说话人用的故事底本)的出现,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比以前的小说在结构情节人物描写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拟话本(明代文人模仿话本创作的小说)的题材更为广泛,情节更为曲折,描写更细。
D.高峰时期:明清时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一大批不朽名著产生。
三、作者及其作品
1、曹雪芹(1715?──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他祖先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