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 3410字 。
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云霄将军山学校 蔡良炳
<<论语>>十则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一. 重点字词
1. 通假 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晚
2. 词类活用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 每天
传不习乎 传 动词作名词 老师传授的知识
见不贤而内省也 内 名词作状语 在内心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美 恶 形容词用作名词 美德 恶行
3. 古今异义
信:古义:诚实 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今义:书信,相信
处:古义:据有 例: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今义:处理
去:古义:背离,抛弃 例: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今义:往,到
至于:古义:达到,到达 例: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今义:连词
与:古义:赞赏 例:吾与点也 今义:和
4.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其恕乎!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也,表判断
5. 成语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鱼我所欲也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关于孟子言行的记录。
一.重点字词
1.通假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激
2.词类活用: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恩惠,名词活用为动词,感激
3.万钟:优厚的俸禄
4.一词多义: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为 wéi,做,动词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为wèi,为了,介词 为wéi做,接受
5.特殊句式 ①倒装句 万钟于我何加焉 即“万钟于我加何焉”
②判断句 生,亦我所欲也 ……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者也
6.成语 舍生取义 苟且偷生 嗟来之食
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7.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9.“失其本心”的原因是什么?“失其本心”的后果又是什么?
10.“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有什么关系?
11.陈毅有一句代用“舍生取义”的诗句,请写出来。
答案:9、原因在于自己没有恪守善性,为物所欲,向恶去善。
“失其本心”后,人就会见利忘义,甚至不仁不义。
10、有“义”才有善恶之心,有丑恶之心,只有恪守“本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
1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2、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