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70字。

  《论语》十则教案
  执 教 者  班 级  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 《<论语>十则》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能力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2.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学习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学具准备 多媒体、学案
  课    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1、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板书课题。
  2、介绍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诵读感知
  1、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