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做为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一种思想,一个途径,使学生具备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做到这一点,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永久的课题。王俊鸣老师关于现代文阅读中训练具体思维的教学指导思想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使我们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对运用这一教学思维进行教学的想法与做法。<br>
一、具体思维的训练与素质教育<br>
关于“具体思维”这一概念的来源与内涵要先明确一下:“具体思维”是王俊鸣老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思想之一;所谓阅读中的具体思维,一是对具体语言事实的确认,一是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具体分析。<br>
具体确认,是指对具体语言事实的确认,就是对文章中的词、短语、句子等等。要看准、看清、看透,而不能视而不见,见而不思。<br>
具体分析,是强调对具体语句、具体文章的具体分析,一是反对“玄化”,“玄化”,就是不顾文章本身的实际,一味做无根据的“超越式”的分析,或者凭空拔高,或者肆意贬低,总之是脱离实际,玄而又玄。一是反对“泛化”,“泛化”是把语句、文章的分析大而化之,看起来所言不差,但又抓不住“个性”,说不出具体的所以然。<br>
以上所说是有关“具体思维”这一概念的一些解释,就具体思维的训练与素质教育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简言之就是要提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而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追求分数。再换个角度说,是要让学生提高对书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个生气勃勃、身心健康的个体,为今后服务于社会奠定基础。关于素质教育已有许多人进行了理论上、实践中的论述与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和贯彻“具体思维”其实就是让学生把课本上、阅读材料中的文字原原本本地看清楚,而不是囫囤吞枣或“大概齐”地读书。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学会把所有的字、词、句都看到眼里,这种“对具体语言事实的确认”其实就是一种确立唯物主义思维的训练。“唯物主义”的核心即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或意识的产生皆源于此。如果教师能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如何“抠字眼”“咬文嚼字”,久而久之形成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作风,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只能根据书中存在的词语、语句去分析、体会、把握作者的思想、文章的内容及艺术手法等,这样对于阅读材料理解的准确性自然就提高了。这一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会迁移到学生的整个认知领域,他们会从思想上树立起一个原则:看问题首先要尊重事实,然后再分析,再认识,再提高。这种教育不再是单单指导学生读准确文章、会写生字、会解词的一个过程而是雕刻人的灵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素质也就不可分割地体现出来了。<br>
从“具体思维”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是如此,“具体分析”是强调对于语句、具体文章的具体分析,在这个方向的思维训练中教师要坚持的也应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要根据阅读材料进行分析、下结论,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而不能“玄化”,读到“玄化”,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有一些人在分析文章时,夸大其辞,要说起来也是有一些历史渊源的。远的不说,在“四人帮”横行时,“假、大、空”形成风气,常常是“微言大义”,要说哪篇文章好,就冠以一切最动听的语言拔高,这种风气影响至今,当然还不止这些,所以必须要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