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式作文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中学 许永明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是困扰当今语文教师的难题。目前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心如枯井,没内容写;恨之愤之,缺少兴趣;隐性反应,时效性慢;千篇一面,缺乏创新;固守其位,模式僵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僵化,使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荡然无存。要改变这些现象,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教学就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和评改方式。本文提出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师生互动”式作文教学,即教师下水作文和学生互评,来充分彰显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 键 词】师生互动 作文教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教育创新,课程创新,是我们中国对教育的重大改革。国家在1989年就明确提出教育要改革,课程要创新,这对我们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深感作文教学之难,更多的是对学生作文无进步的无奈。这一难题长期困扰着每位语文教师。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文学习的结果。因此在面对新课程欢欣鼓舞之时,我们面临着更加艰巨更有意义的任务。
一、违背实质——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作文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作文教学中必须确立“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的意识。然而现在的许多作文教学,或多或少违背了作文实质,出现厌学等一些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心如枯井,内容空泛。作文课上,往往老师唾沫飞溅滔滔不绝说了大半天,然后布置学生写作,一个个把笔管当棒棒糖咬,难以下笔。“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四点式的枯燥学习生活和繁重的学习压力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成天游弋于试题、答案的汪洋大海,而“减负”也只能是”春风不度教师关”。电视不能看,报纸不让读,文娱活动几乎为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训练题。致使学生搜肠刮肚,也还像个“士兵”,举笔无措。例如,布置学生写一篇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学生往往在作文中让老师废寝忘食工作熬夜批改作业,或让老师带病上课,或让老师的白发过早的脱落,或让老师舍家为校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