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80个字。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我的母亲
  科 目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①本单元的文章都是讲至爱亲情的,母爱是永恒的话题。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对于母爱的温暖更有切身的体会,对于以“母爱”、“亲情”为主题的文章,更有兴趣。但课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的现代相隔较远,学生不太容易了解,教师应充分利用对母爱的兴趣,并把它引导到阅读课文上来,从而理解文章是怎样表现母爱的;②作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独到的见解,对文章的内容应该是有兴趣。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是本文的重点,从人物的事件中理解文章的内涵;③前一课《背影》已学习了以事写人的方法,在这方面可以进行自主和探究式学习,在习作中熟练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及形式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讨论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感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迁移借鉴,以提高学生阅读、感悟及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为我们塑造的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合作探究,老师启发诱导。
  2.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母亲形象。 
  2.学习作者通过截取母亲的生活中最典型经历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品析细腻、真挚、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或镜头来表现人物。 
  2.对记叙描写过程中穿插的议论成分的理解。 
  教学资源  图片、音频、视频、课件、板书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导入新课
  1、(口述)有一个人,无论你到哪里都舍不下对你的牵挂,她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和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邹韬奋先生的《我的母亲》,看看他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板书课题)
  2、利用多媒体出示课件(课题),请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他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