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260字。

  必修4第二单教案
  彭存明         第      周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时 2 课题 望海潮 第1 课时 课型 必修4
  教学
  目的 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学习水平
  识
  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 √ √ √ √
  教学重点 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词的意境的鉴赏。
  教具
  实验准备 视频、课件、文本 教学
  方法 诵读、讨论、交流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示标导学
  教学目标:了解词的发展,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导入语: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让我们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好景色。
  二、问题引领
  1、请一至二位学生回答一下有关词的知识。
  2、对柳永有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
  三、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
  1、词的有关知识简介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到宋代成了“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⑶本来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望海潮》就与所写内容相关。但绝大多数的词的内容都不是用词牌“本意”的,如《雨霖铃》。因此,有的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3)、词的分类
  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2、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亦被称作“柳屯田”。与长兄三复,次兄三接,皆为进士,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柳永年轻时到汴京应试,常出入歌楼舞馆,为人狂放不羁,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他是宋词“婉约派”的宗师,是北宋致力作词的第一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师的慢词,发展了铺叙的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诗》,收词近200首,其中《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都是千古不朽的名作。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以真挚敏感的心灵和一腔真情,为古往今来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