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40字。

  第6课《小巷深处》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我达标
  1.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炫耀(xiàn)        拆掉(chāi)        B.执著(zhù)        珍藏(cáng)
  C.雕像(diāo)        憧憬(tóng)        D.造孽(niè)        黯淡(àn)
  提示:A项中“炫”应读“xuàn”;B项中“著”应读“zhuó”;C项中“憧”应读“chóng”。
  答案:D
  2.《小巷深处》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以_________为线索,抒发了_________。
  提示: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结合文章记叙的事件体会抒发的情感。
  参考答案:“我”的感情变化  养母对“我”的深切无私的爱和“我”对养母的真挚感情
  3.用原文填空。
  (1)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_________,她的手是那么_________,她的眼睛是那么_________,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_________,那么_________,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_________。
  (2)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_________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_________,还记得家里_________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_________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提示:注意体会这些词语深处所隐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黝黑  粗糙  黯淡  挺拔  坚定  等候  ②泥泞  清凉  厚重  相偎
  4.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D.心理描写
  请判断下列各句属于哪一种描写。
  (1)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    )
  (2)她总微笑着说:“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卖,是绝对不会错的。”(    )
  (3)于是,英姨麻利地收了小摊,颇有节奏地用竹棒叩击着青石板铺成的路面来到我身边。(    )
  (4)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
  提示:第(1)句写母亲皮肤的颜色,很明显是外貌描写。第(3)句有明显的动词“收了”“叩击”,是动作描写。第(4)句是“我”的一种心理刻画。
  答案:(1)C  (2)A  (3)B  (4)D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第5、6两段(即从“自我有记忆开始”至“母亲又忙于拆拆洗洗缝缝补补”),完成5—8题。
  5.“家就是一张笨重的积满油腻的木桌,一碗拌着焦黄猪油渣的酱油饭,一杯用过期折价的奶粉冲调成的牛奶和一只好大好长的冰棍箱。”这个句子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处描写了家里的具体环境,从家庭环境中可以反映出家境。
  参考答案:环境描写。写出了家庭的贫穷处境。
  6.找出文中对母亲进行外貌描写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抓住了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抓住皮肤的颜色、手和衣服的颜色去分析表现出的人物特点。
  参考答案:“夏天……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抓住了卖冰棍风吹日晒以及盲眼的特征。突出了母亲工作和生活的艰辛,也突出了她为了“我”而执著地苦心经营的无私品格。
  7.“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执著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中的“执著”一词删掉可以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