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60个字。
致女儿的信
刘鹏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1. 理解作者希望女儿懂得用智慧去善待爱情获得幸福的写作意图。
2. 体会作者引导青少年在交流中思考生活、获得智慧的教育艺术。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全文,理解作者希望女儿懂得用智慧去善待爱情获得幸福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信中的童话表现出的爱情的美与力量。
预习要求: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板书:信
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字形式。其实,信的本意并非是指书信。它是一个会意字,“信”就是“人的言论”。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信的本义就是真心诚意。可见啊,信传递的不仅是信息,更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封一位作为教育家的父亲写给自己女儿的信,感受一下信中的真诚,信中的情意。
二、初步感知,进入文本
板书:致女儿的信
1.明确写信的缘由:十四岁的女儿问自己的父亲:“爸爸,什么是爱情?”
2.除了女儿,还有哪些人也问了这个问题或者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分别得到了怎样的答案?
3.阅读圈画
三、交流讨论,细致研读
1.讨论上帝得到的答案
预设:
A. 学生直接找到关键词:美、力量、忠诚、心灵的追念
教师引导:
(1) 找出童话里关于关键词句的具体体现(三个画面的描写),朗读
(2) 分析三个画面内在的联系(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3) 上帝对爱情的认识并非由他人直接给出,而是自己在视察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的
(4) 总结:深入理解“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B. 学生认为上帝没有得到答案:从开始的没有得到答案到最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1)思考:上帝的身份(创世主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2)找出上帝三次视察人间时的不同感受,体会其中的区别及缘由。(三个画面)朗读
(3)体会上帝的“沉思”(看到了爱情的具体表现,感受到了爱情的美与力量)。上帝对爱情的认识并非由他人直接给出,而是自己在视察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