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20个字。

  30课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1、调动学生古诗词朗读技巧方面的积累,诵读古诗词,理解诗情,品味诗意。2、进行创造性表现古诗词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词的兴趣,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古老的中国是个诗国,自从《诗经》开源之后,诗歌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至于唐宋发展到顶峰。唐诗宋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繁荣的象征。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进一步领略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诗词五首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同桌先交流,提出自己预习中不会字词,相互解答。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生字词,加以整理,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全班学生朗读正音。
  箸爝火彝虞煜砌麾炙
  三、导读〈行路难〉:
  1. 教师课件展示下列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
  (1)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
  (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
  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
  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
  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
  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3. 教师解题(课件展示,指名学生读或全班齐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4. 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
  5. 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答以下问题,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
  (3)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4)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6.师生共同深入探究:
  教师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诗风在本诗中有哪些体现?(1)李白这首诗“浪漫”的诗风表现在:A               ;B                               ;C
  (2)从全诗来看,其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