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50个字。

  桃花源记
  胡友彬
  教学设想:
  通过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同学间互相进行试讲的方法,学生基本在指导下自学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过程与方法: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
  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
  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
  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
  一刹,你会去遗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
  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撞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简介作者。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二、范读正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
  俨然豁然阡陌垂髫
  恰然邑人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3、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
  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
  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