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70个字。
小说家谈小说
胡友彬
教学设想:
学习应是个由感性积累到理性综合、由知识传授到能力养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任务只是为他们创设出激发思考的情境。我希望能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将自己的教学理念展示出来。因此,我没有选择某一篇课文作为课题,而是决定在第二单元(小说单元)之前,结合小说课文的内容,上这堂课。
这节课之所以安排到小说单元之前进行,是因为学生对小说内容及人物形象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总结规律就有话可说有据可依;随后继续学习下一个小说单元时,正好可以借助规律帮助鉴赏,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这就是“回顾旧知—探寻规律—拓展迁移”的学习流程。
教学中我选择《百合花》引导学生总结出小说人物鉴赏的若干规律,继而进行拓展联系,选取有关的鉴赏文章,让学生借助刚刚总结出的鉴赏规律分组讨论如何鉴赏小说,在知识的学习中形成了能力,为第二单元的学习以及学习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和作者在小说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小说百合花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
3、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分析其艺术特色。
4、学习阅读和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学龄前,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感受。
2、体会在小说中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小说中主人公的崇高品质和美好的心灵。
2、学习作者在平常的事物和人物中发现美的能力,养成勤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作者表达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评论的主要观点,学习小说评论的写作方法。
3、学习在阅读中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并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1、把握小说的基本特点。
2、理解茅盾先生对小说的评论观点。
3、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重难点的突破
1、自主阅读小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感情。
2、学会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学习小说评论的写作方法。
3、结合三篇评论文章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天空飘着雪花的静谧的夜晚,坐在温暖的家中,手捧一本小说,与书中的他共渡欢乐时光,是多么令人向往。然而,你可知道怎样去欣赏小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小说吧。
二、整体感知
(一)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还应注意什么?(小组讨论补充,形成答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