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70字。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胡友彬
教学设想:字字落实,夯实基础,背诵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文体特征。
3、理清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
4、背诵课文。
过程和能力:
1、通过反复朗读,增强文言文语感,进一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通过复述及同学之间的互相点评,进一步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作者刻苦求学,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法、质疑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重难点:熟读课文,解决字音字形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预习:请同学说说古代勤奋苦读的故事。 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二、 导入新课: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早年家境贫寒,因能刻苦自学,终以文名称世。元末被举荐为翰林院编修,固辞不就。隐居山中,潜心著述。明初应聘到应天(今南京)任江南儒学提举,后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一,参与明初礼制重建,受到明达祖朱元璋的器重。后因事牵扯连贬谪四处茂州,客死茂州。作品有《宋学士全集》。
简介序
序是古文的一种文体,送别时賹之言明序。古人送别时,往往以诗相赠,有时还给这些诗写上一篇序,以介绍有关情况。唐初以后,单独写的临别赠言的文章也叫序,内容多是勉励、劝慰兼抒发自己胸臆,或对某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叫赠序。本文就是的名士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
三、范读课文 :
引导学生注意字音、重读和断句。
四、学生自由朗读
五、正音并指名朗读
六、教读下列语段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