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老师作用新探
内容摘要:舟山渔民画的历史回顾;指导老师在渔民画创作中的作用;舟山渔民画的现状即指导老师大量流失及原因分析;展望渔民画的未来,呼吁指导老师的回归。
关键词:舟山渔民画、辅导老师、群艺馆
舟山渔民画是指由当地渔民创作,以大海为背景,渔民的生产、生活为题材,既具有地域特色、民间特色,又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民间绘画。她有着大海的自由随意和纯情流露、天真可爱、诗意盎然地鲜明个性。也正是由于她显明地地域特色和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国内外的文化艺术的交流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渔民画的辉煌历史
1983年3月召开了全省群众美术会议,这次会议掀起了我省民间美术创作的热潮,舟山四个县区,就是从那时候起,一县区文化馆为核心,组织起第一批渔民画队伍,但那时海岛文化底蕴薄弱,尤其在民间美术方面几乎是从零开始。
1987年3月,当“嵊泗渔民油画作品展”首次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时,就已经引起了上海美术界的普遍关注。同年11月“舟山现代民间绘画”赴北京美术馆展览,又一次引起了京城美术馆展览中最好地强烈反响。有专家称:“这是几年来各地民间绘画展览中最好的一个”,“层次较高的现代民间绘画”。
1988年3月,舟山市四个县(区)被省文化厅命名 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至今已有140余件作品在省、国家展览中入选,24件作品获省和国家等奖项,24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中国艺术馆收藏,有300余件作品分别在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展出,并被国外友人收藏,。目前,舟山市渔民画创作群体不断的发展壮大,东沙中学等新的渔民画创作基地应运而生,岱山县成立了全第一个渔民画协会,普陀区建立了舟山市第一家渔民画画廊——海边画廊。
二、渔民画中辅导老师的作用
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舟山渔民画从零开始,发展到现在这样的不斐成绩,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
市群艺馆的一位领导告诉我:舟山渔民画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举世注目的成绩,除了舟山本地的地域特色、渔民画家的专心创作和市政府的支持外,最重要还是辅导老师在渔民画创作过程的指导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辅导老师在舟山渔民画的蓬勃发展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的确,我们知道,辅导老师是从乡镇干部中选取出来的美术文艺工作者,他们本身就具有艺术敏感和艺术体验。舟山海岛传统文化底蕴薄弱,尤其是在民间美术方向,几乎是从零开始,但市群艺馆与各县区文化馆的美术辅导干部一起,抱着繁荣舟山美术事业这一愿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苦苦摸索,认真研究了全国各地农民画从初创到发展的历史过程,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面对毫无基础的渔民作者,辅导人员从金山农民画的创作实践中吸收了辅导和创作互补的创作理念,让自己的观念与隐藏在作者心中的原始创作潜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力求把表现形式和海岛特色、生活情趣高度统一起来,从而创作出一批既具有地域特色、民间特色,又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民间绘画——舟山渔民画。
群艺馆的领导又告诉我,在微观方面,辅导老师主要在人才培养、作者意识的培养和渔民画家的创作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确实如此,要想出现一幅成功的渔民画,这三方面的培养和指导必不可少:
首先,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辅导老师为人才的培养作了不朽的贡献。他们先在全市范围内开设渔民画辅导班,并在每期的辅导班中选拔人才,经过老师一次又一次筛选积累,最后固定下来,形成一个稳定的渔民画创作队伍,致力与渔民画的创作。可想而知,这个队伍中的每个成员基本上都是较有天赋的,凭他们的才能,再加上辅导老师的指导,这样就很有可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定海文化馆的王兆平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一开始就开设辅导班选拔人才,1983年,他选取了6个较有能力的学生去上海金山参加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由此可见,辅导老师在人才培养上起到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