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形象大于思维——诗歌鉴赏再现一重天
江苏省滨海中学  李雪松  224500
诗歌鉴赏中“形象大于思维”说在专门研究文艺理论的专家那里已得到普遍的认同,但绝大多数的中学师生对这一名词术语应该说还比较陌生,大多不能理解它的具体内涵所指,尽管在日常的文学鉴赏过程中所有人都在默默践行着这一理论。这里笔者用一句话来加以阐述即:“所谓形象大于思维”是指读者因作者所塑造的形象之形象生动而超越了作者原先所设定的思维框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产生了自己个性化的新想法。
或许是诗歌特有的表现方式吧,虽然“形象大于思维”存在于所有文学样式,但它在诗歌的创作与鉴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著名诗人臧克家老先生有一首描写老马的诗就是很好的例证。
老 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但几乎所有的读者读完诗以后都说这首诗写的是旧社会受苦受难的农民。个中原因何在?其实这正是诗中逼真、传神的形象在发挥作用,正体现了诗歌创作与鉴赏中“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虽然诗人臧克家自己声明,他写老马这首诗并没有存心用老马去象征什么,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但是由于他在这首诗中所塑造的“老马形象”太真实、太象中国旧社会的农民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