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50个字。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bzrs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体会小说情节与细节的关系,把握人物形象。
2、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中多角度探讨小说主题。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梳理小说情节,体会小说情节与细节的关系,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中多角度挖掘小说主题。
教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问题探究法
课时:一课时
一、设境导入,激发情感
当你日里想、夜里盼的分别多日的亲人突然出现在眼前时,你会有什么感受?(怎么说,怎么做)
是啊,亲人相聚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亲切的问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是,当一个孩子和分别近10多年的亲叔叔相遇却不能相认,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尴尬和矛盾啊,为什么他们不能相认呢?今天我们一起读读世界短篇小说大王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
二、梳理人物,感知情节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小说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他们的关系如何?
师生明确:菲利普夫妇、若瑟夫、于勒(原来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
2、小说中若瑟夫称呼于勒为叔叔,菲利普夫妇又是怎么称呼于勒?(有感情地朗读称呼)
(板书)(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贼、讨饭的、
正直、有良心、有办法、好心、救星)
3、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并概述故事情节。
明确:于勒的贫富变化直接导致菲利普夫妇称呼的变化,这也让我们了解到这是一对善变的夫妇。
过渡:难道菲利普夫妇的善变仅仅体现在称呼上吗?还体现在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