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10字。
《琵琶行》课堂实录
山东省平邑一中 毛衍军
教学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我们刚学过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现在来学习唐代另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1.简介白居易的有关情况
同学们学过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诗中创造出了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意境。《琵琶行》是诗人任杭州刺史时的作品。当时诗人主动要求外放,得任地方官吏,心情平静。《琵琶行》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的作品。白居易在这以前写了大量的讽喻诗,刺痛了权贵人物。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捕刺客,权贵们就说他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诬陷他,说他母亲看花坠井而死,他竟作《赏花》诗、《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为江州司马。他在受到严重打击、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遇到琵琶女,同病相怜,勾起了一腔郁愤,创作出这首与《长恨歌》并称的著名诗篇。同学们都作了预习,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这首诗。
2.指定学生朗读全诗
学生读得比较流畅。纠正“嘲哳”的读音不够正确。
3.引导学生学习小序
⑴指定学生口译小序
学生口译基本通顺。纠正口译“因为”的不够准确。
⑵引导学生分析小序
师:小序写出了什么内容?对诗篇起着什么作用?
生:写出了两人的相遇。
生:还写出了诗人和琵琶女同病相怜,这是创作这首诗的缘由。
师:对。小序写出两人相遇,诗人和琵琶女同病相怜,根据出诗篇的内容,表明了诗篇的创作缘由。
4.引导学生学习、欣赏第一段
⑴指定学生口译第一段
学生口译通顺。
⑵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
师:这一段写出了什么内容,创造了什么样的气氛?
生:写出诗人秋天江边送客,将要凄惨分别,创造出悲凉的气氛。
生:写出诗人在秋风瑟瑟、枫叶荻花不住颤抖的环境中送客,创造出悲凉的气氛。
师:分析得越来越具体,越好。用“凄凉”修饰此处的“气氛”,比用“悲凉”准确。诗篇写出因为什么将要凄惨分别吗?
生:因为“举酒欲饮无管弦”。
师:对;不要忽略了这一句,因为“无管弦”而“惨将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