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40字。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实录
执教者:武岭中学 毛旭霞 整理者:奉化二中 司徒佳娜
执教班级:奉化二中 高一(4)班
铃声响起——
师:上课 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我们初中时应该学过这位大家的文章,他的很多名言为我们所熟悉。比如“得道者多助……”
生齐声:失道者寡助
师:还有呢?(提示)“天时不如地利……”
生齐声:地利不如人和
师:这位大家我们应该知道是谁。
生齐声:孟子
师: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位为民、为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家——孟子。让我们进入今天要学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是梁惠王和孟子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围绕什么问题来展开呢?孟子对此又是如何一一来解答的。请同学们朗读1——3段。
生读1——3段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很整齐。前三段主要围绕一个什么话题而展开的?课文中的一句话能说出来吗?
生齐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师:它针对的主要就是百姓的问题。关于百姓的加多,加少。这里要注意一个重点词,哪一个?
生齐声:加
师:(板书:加)什么意思?
生齐声:更
师:邻国的百姓不更少,我的百姓不更多。他对于这一问题产生了疑惑。为什么会有这种疑惑呢?(提示)因为他觉得……
生齐声:尽心了
师:对,非常尽心。“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着重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特别得用心?(PPT:尽心 民不加多 民不加少)
生齐答: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师:很好,这是梁惠王采取的一个具体措施。这里的凶是什么意思?(板书:凶)
生齐答:饥荒
师:河内闹饥荒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老百姓移到了河东。把粮食移到了河内。河东闹饥荒的时候也是如此。梁惠王采取了这样一个移民移粟的办法,他觉得自己非常用心了。这非常用心着重体现在哪里?(PPT:移民移粟)
生齐答: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师:对,这用得是……
生齐声:比较
师:对,和邻国比较。“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这里的察是什么意思?(板书:察)
生齐声:察看。
师:对,观察,察看。察看邻国的治国策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