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50字。
《逍遥游》课堂实录
授课者:浙江省特级教师 永嘉中学 肖培 东老师
师:上课。(生起立)同学们好。(生齐答“老师好!”)我们已经认识好几分钟了。今天我们上的题目是什么?(生答:逍遥游) 老师姓什么?(生齐答“肖”)肖培东。你们是什么学校?(生齐答“萧振”)那么三个“肖”,所有的信息都告诉我们,今天这堂课,属于我,属于你们,也属于我们这个学校。是不是啊?(生齐答“是”)那么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逍遥游一下。
师:在同学们流利的朗读中,感觉到了你们的预习情况。其实这篇文章呢,是一篇千古名文。清代有位文人胡文英,评价这篇文章说:“善读者,要须拨开枝叶,方见本根。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饭。”老师想问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拨开枝叶,找出《逍遥游》的本根之句。你认为在哪里?话筒在哪里?
生1(男):最后一句。
师:读出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什么叫无己?
生1:没有自我。
师:无功呢?
生1:没有功业
师:无名呢?(生1无语)不求声名。最后一句,同学们说对不对啊?(生齐答“对”)还要不要补充一点呢?(停顿,生沉默)这几个人通过“无己,无功,无名”做到了逍遥游,那么逍遥游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呢?我们试着把前面的一句再加进去,来,你再来读读看,“若夫”开始。(生读)有没有哪个字读错的?(生齐答“恶”wū)恶,大家一起来解释下,什么意思?(生齐答“何”)何,什么。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这几句。“若夫乘天地之正——”一二开始。(师深情地)(生齐读)
师:这样的朗读,就把这个文章的本根之句读出来了吗?你觉得自己。你来说说看。
生2(女):可能我们不是庄子本身,理解不到他的心情。
师:这句话说明了初读者的感受。很真实,真实就是属于庄子的一个品质,也属于我们,谢谢,请坐。好同学们,“若夫”,是一个发语词,读的时候,在夫的后面可以拖长一下,体现出自己的节奏。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正跟辩什么意思?变化,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个待怎么理解?(生齐答“依赖”)对,依赖,凭借。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果把这个句子,换成陈述句,它是这样一个句子:彼无待也。请同学们把“彼无待也”加进原句,一起来读。若夫,一二开始。(生齐读)再来一遍,若夫,用问句,一二开始。(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说说看,用陈述句和反问句,有什么不同?这位同学,你来吧。(生茫然)没事,你读读看。你的紧张源于你对这个句子还没有完全弄懂和这个句子的正确读法,来来来,试试看,一紧张,话筒也忘了开了。
生3:彼且恶(è)乎待哉
师:读è阿?别紧张。(接着师范读)彼且恶乎待哉!彼无待也。两个什么味道?一起说。诶,反问的语气要强——烈得多,是不是啊?强调的语气。这种人,在游无穷的时空的时候,是不是没有任何的凭借的?是没有任何的依赖的。所以他们的游,游得如此的逍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那么,这个反问句,是个什么句式,同学们再来看一下?彼且恶乎待哉,什么句式?(生齐答“宾语前置句”)真聪明,宾语前置句,翻译的时候,你给大家翻译一下。刚才已经读出来了,看看你的翻译怎么样。
生3:它还有什么要依赖的呢?
师:它还有什么要依赖的呢?如果要标准地体
《逍遥游》课堂实录
授课者:浙江省特级教师 永嘉中学 肖培 东老师
师:上课。(生起立)同学们好。(生齐答“老师好!”)我们已经认识好几分钟了。今天我们上的题目是什么?(生答:逍遥游) 老师姓什么?(生齐答“肖”)肖培东。你们是什么学校?(生齐答“萧振”)那么三个“肖”,所有的信息都告诉我们,今天这堂课,属于我,属于你们,也属于我们这个学校。是不是啊?(生齐答“是”)那么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逍遥游一下。
师:在同学们流利的朗读中,感觉到了你们的预习情况。其实这篇文章呢,是一篇千古名文。清代有位文人胡文英,评价这篇文章说:“善读者,要须拨开枝叶,方见本根。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饭。”老师想问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拨开枝叶,找出《逍遥游》的本根之句。你认为在哪里?话筒在哪里?
生1(男):最后一句。
师:读出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什么叫无己?
生1:没有自我。
师:无功呢?
生1:没有功业
师:无名呢?(生1无语)不求声名。最后一句,同学们说对不对啊?(生齐答“对”)还要不要补充一点呢?(停顿,生沉默)这几个人通过“无己,无功,无名”做到了逍遥游,那么逍遥游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呢?我们试着把前面的一句再加进去,来,你再来读读看,“若夫”开始。(生读)有没有哪个字读错的?(生齐答“恶”wū)恶,大家一起来解释下,什么意思?(生齐答“何”)何,什么。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这几句。“若夫乘天地之正——”一二开始。(师深情地)(生齐读)
师:这样的朗读,就把这个文章的本根之句读出来了吗?你觉得自己。你来说说看。
生2(女):可能我们不是庄子本身,理解不到他的心情。
师:这句话说明了初读者的感受。很真实,真实就是属于庄子的一个品质,也属于我们,谢谢,请坐。好同学们,“若夫”,是一个发语词,读的时候,在夫的后面可以拖长一下,体现出自己的节奏。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正跟辩什么意思?变化,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个待怎么理解?(生齐答“依赖”)对,依赖,凭借。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果把这个句子,换成陈述句,它是这样一个句子:彼无待也。请同学们把“彼无待也”加进原句,一起来读。若夫,一二开始。(生齐读)再来一遍,若夫,用问句,一二开始。(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说说看,用陈述句和反问句,有什么不同?这位同学,你来吧。(生茫然)没事,你读读看。你的紧张源于你对这个句子还没有完全弄懂和这个句子的正确读法,来来来,试试看,一紧张,话筒也忘了开了。
生3:彼且恶(è)乎待哉
师:读è阿?别紧张。(接着师范读)彼且恶乎待哉!彼无待也。两个什么味道?一起说。诶,反问的语气要强——烈得多,是不是啊?强调的语气。这种人,在游无穷的时空的时候,是不是没有任何的凭借的?是没有任何的依赖的。所以他们的游,游得如此的逍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那么,这个反问句,是个什么句式,同学们再来看一下?彼且恶乎待哉,什么句式?(生齐答“宾语前置句”)真聪明,宾语前置句,翻译的时候,你给大家翻译一下。刚才已经读出来了,看看你的翻译怎么样。
生3:它还有什么要依赖的呢?
师:它还有什么要依赖的呢?如果要标准地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